近日,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發文,指責環保、安監不同部門要求互相矛盾、多頭檢查過于頻繁、企業疲于應付......說出了大部分行業企業的心聲。
環保要求全部封閉,安監要求留有通風口!
不改就罰?怎么改?
情況如下:
為了供河北省工業信息化廳制定政策做參考,11月5日,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征求了部分鋼鐵企業對關于鋼鐵企業停限產和環保相關問題意見。站在鋼企的角度上從停產限產、安全、環保等方面犀利的指出種種問題,直接提了9大條意見,堪稱犀利至極!
部分重點問題
一、停產、限產常態化問題。目前一些地區將停產、限產常態化,不符合法律規定;
二、環保與安全問題的協調問題。生態環境部門要求車間、原料場全封閉,安全要求留有通風口,各自不管對方要求,雙方總有一方(可以)處罰企業,尤以生態環境部門,經常嚴格頂格處罰。
三、預警通知問題。預警應24小時前做出并立即通知企業,現實卻是企業接到通知時已經在預警期間,某些工序企業不可能說停就停,立即停下來,檢查人員來了,得出企業違規生產的結論。預警結束時間不確定,使企業生產計劃被打亂,造成一系列問題;
四、環保檢查問題。不同部門多頭檢查,檢查過于頻繁,企業一天要接待多批不同檢查人員,疲于應付,無暇顧及正常事物,企業的正常秩序被打亂。檢查標準不一,前一個檢查組提出的要求企業執行了,又被后一個檢查組要求整改。
接下來,看全文:
他山之石:向美國學安全,向歐洲學環保
安
全
眾所周知,美國杜邦公司是國內外優秀企業安全文化與企業安全管理的安全標桿。
杜邦公司200多年的歷史,前100年的安全記錄是不好的。1802年成立時以生產黑色炸藥為主,發生了許多事故,最大的事故發生在1818年,當時杜邦100多名員工有40多名在事故中死亡或受到傷害,企業面臨破產。但杜邦的炸藥技術在世界是處于領先地位的,正好美國當時開發西部,需要大量炸藥。所以政府給他貸款,要他把企業做下去。但杜邦本人體會到如果不抓安全,杜邦公司很快就會不存在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做出了三個決策:第一是建立了管理層對安全的負責制,第二是建立公積金制度,第三是對員工的關心制度。
杜邦在1811年建立了這三個制度,同時還規定,最高管理層在親自操作之前,任何員工不得進入新的或重建的工廠。在當時規模不太大的情況下,要求最高管理層先操作,其目的是體現對安全的直接責任,體現對安全的重視。發展到現在,由于規模龐大,最高管理層不可能再親自操作,所以杜邦安全文化也演變成為有感領導。第一是本人感覺的領導,是讓員工和下屬體會到你對安全的重視,是理念上的領導;第二是人力、物力上的領導;第三是平時管理上的領導;加起來是體現出對安全生產的直接負責。
到了1912年,杜邦公司建立了安全數據統計制度,安全管理從定性管理發展到定量管理。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杜邦提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理念。在這100多年的發展中,有許多人認為事故總是要發生的,我們是推遲它的發生,避免它的發生。杜邦認為這種思想是不能有的。一定要樹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理念,雖然事故是在生產中發生的,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管理的提高、人的重視,這些事故一定是有辦法防止的。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杜邦公司推出了工作外安全方案。公司加強了對員工八小時工作以外的安全教育、培訓、應急預案等,全方位的關心員工的安全。
環
保
德國政府從20世紀70年代起開始著手進行環境立法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環保系統,并把環保法擴大到經濟生活各個領域。
1、建立完備而詳細的環保法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西德出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有1972年的《垃圾處理法》、1974年的《控制大氣排放法》、1976年的《控制水污染防治法》、1983年的《控制燃燒污染法》,1986年建立了聯邦及各州的環保局,接著在1994年把環保責任寫入國家基本大法。
德國大約有8000部聯邦和各州的環境法律,除此之外,歐盟還有400多部法規在德國執行,政府有50萬人在管理環保法律。直到現在,德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備、最詳細的環保法,讓任何一種行為都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德國環境政策的制定遵循3個原則:預防原則,環境政策制定應做到或損害的人要負責并防微杜漸,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肇事原則,給環境造影響或損害的人要負責并承擔避免或消除環境受損的費用。合作原則,國家吸收經濟界、公民、社會團體參與解決環境問題,因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其中肇事原則在德國的環境法律中表現最突出。
2、從上到下設置官方環保機構
德國政府、16個州和各個縣政府都設有官方的環保機構,另外,德國還有很多跨地區的環保研究機構。德國政府重視環保并且作了大量的工作。聯邦政府每年的環保貸款達到近百億歐元,企業每年的環保投資在30億至40億歐元之間,德國因此已形成一個有近百萬人就業的環保產業,每年環保產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3、嚴格執行環境污染檢測
德國專門設立了環保警察。環保警察隸屬聯邦內政部,每名環保警察都要經過一年半的專業訓練。環保警察的任務是:發現環境污染時,立即采取補救行動。從化學毒素外泄到不衛生食品的銷售,都在他們的管轄范圍之內。環保警察行動迅速,他們通過巡邏和使用遙測工具檢查環境的污染情況,一旦發現環境污染的現象,立即采取有效的手段,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4、最重要的一點:全民重視環境問題
德國人把保護環境視為僅次于就業的國內第二大問題!據聯邦環保部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85%的人把環保問題視為僅次于就業的國內第二大問題,75%的人希望德國應該在環境政策上繼續維持在歐盟的領先地位。
如果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政府是通過法律等強硬手段推動了環保工作的啟動,那么,現在德國更多的是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德國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到學校報到時,會領到一冊環保記事本,用于孩子記述自己的環?;顒?。據說,德國有370多個森林幼兒園,即在森林中搭建簡易住房,讓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從小認識大自然的奇跡,同時了解到自己有保護大自然的責任。
在德國,每天必須要做的就是垃圾分類。在家里至少要準備4-5個垃圾桶,分別裝生態垃圾(蔬菜葉子、水果皮等),化學垃圾(廢電池等),可回收垃圾(玻璃瓶、廢舊紙張等)和普通垃圾(又分可燃與不可燃兩類)。
來源:每日安全生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
手機:15096718268 電話:0877-6222123
郵件:33808499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