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廢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游離氨和無機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廢水氨氮的主要來源是無機氨和游離氨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條件下廢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無機氨所導致。
1、傳統生物脫氮法
傳統生物脫氮技術是通過氨化、硝化、反硝化以及同化作用來完成。傳統生物脫氮的工藝成熟,脫氮效果較好。但存在工藝流程長、占地多、常需外加碳源、能耗大、成本高等缺點。
2、氨吹脫法
包括蒸汽吹脫法和空氣吹脫法〔2~4〕,其機理是將廢水調至堿性,然后在吹脫塔中通入空氣或蒸汽,經過氣液接觸將廢水中的游離氨吹脫出來。此法工藝簡單,效果穩定,適用性強,投資較低。但能耗大,有二次污染。
3、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實際上是利用不溶性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的其它同性離子(NH4+)發生交換反應,從而將廢水中的NH4+牢固地吸附在離子交換劑表面,達到脫除氨氮的目的。雖然離子交換法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樹脂用量大、再生難,,導致運行費用高,有二次污染。
4、折點氯化法
折點氯化法是投加過量的氯或次氯酸鈉,使廢水中的氨氮氧化成氮氣的化學脫氮工藝。該方法的處理效率可達到90% ~100%,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但運行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代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
5、磷酸銨鎂沉淀法
向含氨氮廢水中投加Mg2+和PO43-,三者反應生成MgNH4PO4·6H2O(簡稱MAP)沉淀。此法工藝簡單,操作簡便,反應快,影響因素少,能充分回收氨實現廢水資源化。該方法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沉淀藥劑用量較大,從而致使處理成本較高,沉淀產物MAP的用途有待進一步開發與推廣。
處理方法 |
基本優點 |
主要缺點 |
適用范圍 |
傳統生化法 |
工藝成熟,脫氮效果較好。 |
流程長,反應器大,占地多,常需外加碳源,能耗大,成本高。 |
低濃度氨氮廢水 |
氨吹脫法(汽提法) |
工藝簡單,效果穩定,適用性強,投資較低。 |
能耗大,有二次污染,出水氨氮仍偏高。 |
各種濃度廢水,多用于中、高濃度廢水 |
離子交換法 |
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投資較省。 |
樹脂用量大、再生難,費用高,有二次污染。 |
低濃度氨氮廢水 |
折點氯化法 |
設備少,投資省,反應速度快,能高效脫氮。 |
操作要求高,成本高,會產生有害氣體。 |
各種濃度廢水,多用于低濃度廢水 |
磷酸銨鎂 沉淀(MAP)法 |
工藝簡單,操作簡便,反應快,影響因素少,節能高效,能充分回收氨實現廢水資源化。 |
用藥量大、成本較高;MAP用途有待開發。 |
各種濃度廢水、尤其高濃度氨氮廢水
|
手機:15096718268 電話:0877-6222123
郵件:3380849934@qq.com